入了夜的观德殿,寒凛凛的。 外面的雨还在瓢泼下着,砸在青砖上,发出隆隆的声响,透过没阖的门,一阵紧似一阵的扫进来。一排排白蜡烛的火光,在素白帐幔里纵跳着,那是风雨震动的拍子。 雎宁跪在冰冷的细墁地砖上,听着细碎飘摇的风响,心绪颇杂。 她想她似乎是该笑、该庆幸自己活了。 即便她成为了最末等的宫女,再也享受不到那些妆金佩玉的尊贵。 但她终于不用再受那凉薄的帝王情分,也终于不用再抻着脸皮儿对那些虚情假意的人笑了。 可是,雎宁抬起头,看着面前重重白幔尽头,那高奉的牌位,蓝底洒金纸上,笔势俊逸地写着自己的谥号——孝慧皇后,她怎么都笑不出来。 孝慧。 多么讽刺的一个谥号啊。 就是到死,李瞾也要狠狠羞辱她。 羞辱她是为了家族,为了她的父兄们才当的这个圣人。 如同所有的帝王,李瞾多疑。 即便李瞾当年大马金刀的割了前朝帝王首级,挣来了这御极的尊崇,但岁月能把一个人刻划得面目全非,也能戳破当年气吞山河的胆。 李瞾自登大宝,将国号改为了亘,便仿佛也将自己改头换了面,一上来就寻衅陪他峥嵘岁月的将士们。 首当其冲的,便是曾经替他挡过刀、挨过马踏的爹爹和兄长们。 爹爹一身赤胆,虽对李瞾此举感到心寒,但刻进骨子里的忠义,让他不得不俯首听命,释了兵权。 但就算如此,李瞾仍是不肯放过爹爹,不仅增设参政知事,分揽爹爹宰相的事权,甚至还意图让她两个哥哥迁徙奇风陋俗,化外之地的岭南雷州。 爹爹也因此终于情急了,走上了所谓‘卖女求荣’的道路。 把年仅十四岁的她,推上了那吃人的圣人宝座。 她至今都记得那个晚上,爹爹坐在她的跟前,大泪倾下,“是爹爹无能,你要怪便怪爹爹。” 她怎么会怪呢! 手心手背都是肉,她享用了爹爹和兄长马背闯出来的优渥,在他们手心里捧着长大,她也应当为了他们披肝沥胆,进宫做李瞾有名无实的圣人。 ...